再贵的玩具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,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
再贵的玩具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,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
我们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,但是我们又总说很忙没空陪孩子。后来,我们发现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,目光呆滞……
缺少陪伴的孩子,往往很难养成好性格,给得再多,不如陪伴。这一期,得乐妈妈邀请了『超人妈妈』满满妈,为我们分享——性格教育无它:唯有陪伴是最好的爱。
个人简介:
90后宝妈,曾任幼儿园教师,熟悉幼儿心理;计算机专业理科女,却喜欢用文字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,定期在宝宝树分享育儿心得。
新时代DIY潮妈,擅长用新奇的手工俘获孩子的心,目前已创造了数百件手工作品;善于创造幼儿美食,在社交媒体上定期分享美食教程,收获众多粉丝。
想想我们怀孕那会,总是想把所有最好地都给孩子。闲来无事的时候想着孩子出生了,我们要让他(她)学画画,学舞蹈,学钢琴,学这学那。恨不得我们没学的都让孩子学一个遍……
1 不要自欺欺人了,他们想要的很简单!
孩子出生的那一刻,妈妈经历了最痛苦的几个小时后,听到他们哭的一瞬间,似乎感觉不到疼痛,此时不再想要更多,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好了。
后来,孩子长大了一些,我们又变了。
为了给他最好的,我们让孩子上最好的学,早早就送他去早教中心接受启蒙教育;为了能让他能开开心心,我们给他买最好的玩具,给他买Ipad,让他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……
直到有一天,我才发现,其实,他并不总是喜欢看电视、玩玩具。有一次我陪孩子做捏泥土,电话响了,我在接电话,孩子说:“妈妈不打电话了,捏泥泥”,我才瞬间醒悟过来。
此时此刻,他想要的不是手里的泥土,他想要的很简单:我的陪伴。他害怕妈妈不陪他玩了,又从他身边走开,他现在没有安全感!
孩子的世界很简单:他们只知道这个玩具好玩,在外面跑跑跳跳开心,有家人陪伴很开心;小时候他觉得有人在他面前逗他笑他会很开心,长大后,他可能发现地上一颗石头,捡起来都舍不得扔;看到小蚂蚁会和他们打招呼;看到一片草地,告诉你说是去大草原玩;他们的世界就是很简单,可能上一秒哭,下一秒就笑了。
△满满和满满妈
我们总以为把他们安排在我们认为他们喜欢的电视机前,是为了让他们开心,不要哭闹。其实,那只是我们大人自欺欺人的脱身借口罢了。
试想,孩子的第一次翻身,第一次独立坐,第一次大笑,第一次爬行,第一次不需要在家人的搀扶下站立,第一次学会走路,可以尽情的四处探索;第一次叫爸爸,妈妈;第一次的旅行,变身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;甚至第一口辅食,吃得那么津津有味的模样;你都见证了哪些?
他们小小的脑子里面,虽然没有“陪伴”的概念,但是他们知道“被陪伴”的感觉很好、很安心。他们会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哭闹,产生孤独感、没有自信,甚至错过性格养成最好的时机!
我们怎么做才能在陪伴的过程中,让孩子养成好性格?接下来,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吧。
△吃完水果学会自己擦擦嘴巴
2 妈妈,请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
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最长,我们总是以为在孩子出生以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觉悟,但生完孩子还是被娃“打得措手不及”,总有一种冲动想把他塞回去。
当他们只是认为好玩,把刚收好的玩具弄了一地,把刚擦好的地板弄脏了,我们可能会很抓狂;生娃后与完整的一夜睡眠从此告别,看到娃捣乱,总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会发脾气,会大声吼孩子。
但是长此以往,宝宝听了可能只会害怕,会抵触,而不会有其它感觉!久而久之,他们可能不愿意和我们交流,平时沉默寡言,遇事性格暴躁。
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慢慢来引导他,将得到的是另一种结局。
当妈妈认为他们做错了,不要急着发脾气,先耐心引导。如果对他发完脾气的话他下次可能还会犯。如果我们耐心地示范给他们看,他学着做一次可能就知道了。
遇到宝宝乱丢玩具的情况,蹲下来拿一个玩具加入他,玩完后和他说:“我们一起来给玩具送回家吧”。妈妈让宝宝一起来帮忙,这样他会有被需要的感觉,慢慢会建立自信,下次他自己就会知道玩具玩完要送回“家”。
△把玩具送回家
除此之外,我们平时可以多做鼓励。比如满满今天帮我拿衣服,我就会鼓励他:“宝宝真棒,都会帮助妈妈拿衣服了!”满满就会高兴得摇头晃脑,非常有成就感。
通过绘本小故事,引导他做好生活中的事情。比如最让妈妈头疼的是孩子挑食,很多妈妈会拿着饭追着喂,还有很多妈妈会吓孩子不吃饭生病就去打针。其实我们可以多给他讲绘本里的小故事,以后他就会联想到故事的情节,自己会乖乖吃饭了。
满满很喜欢吃我亲自做的辅食,当他开始吃“大人饭”时,口味变了,开始挑食。那天晚上,他没吃饱,闹肚子饿,我知道时机到了,给他讲完绘本故事,效果还不错,之后满满每次都是自己吃。
故事如下,希望你也找到适合的方式:小动物吃饭的时间到了,小白兔,小狮子,小老虎,很快把妈妈准备的食物吃光了,可是小鸡挑食,什么都不吃。过几天开运动会,小兔获得了跳高冠军,小狮子获得举重第一名,小老虎在跑步比赛第一个到达终点,小鸡什么都没拿到,很伤心,小动物们都来安慰它:要好好吃饭不挑食,争取明年拿个冠军。
△雨后河边体验钓鱼的乐趣
3 爸爸,谁也替代不了
陪伴,是女人一个人的事吗?不!绝不是,都说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,若不相爱造娃弄啥嘞?
网上看到过很多次这样视频,让我感到很心疼:一个孩子问爸爸一天挣多少工资,爸爸回答孩子后,孩子拿出自己仅有的100块零钱买爸爸的1天时间陪自己。
爸爸把更多地时间花在挣钱养家,陪孩子和家人的时间也就少了。但无论如何,爸爸在有效陪伴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爸爸的角色给予孩子榜样的力量。孩子跟着爸爸玩,喜欢和爸爸比跑步。孩子摔倒了也可以在爸爸的鼓励下可以自己爬起来。
△和哥哥玩耍摔倒了,满满记住爸爸的鼓励,自己爬起来
爸爸的陪伴给予孩子安全感。满满不怕生,每次出去广场玩或者超市买东西,付钱时都会很礼貌得跟阿姨说“扫一扫”,这也离不开满满爸的陪伴。满满爸经常和满满玩“场景模拟”,任何一个角落在孩子眼里都可以无限放大,就像下面的“秋千游戏”。
△爸爸用床单绑成秋千,模拟现实场景
△满满逛超市
爸爸给予孩子探索能力的培养。每天爸爸回来,满满都要喊爸爸一起搭哒哒唔(汽车),两个人一起,你搭一个我搭一个,一会搭出很多不同的汽车。
△满满爸爸参加亲子活动,现实版的哒哒唔(汽车)
△满满爸和孩子一起搭建积木
什么样的家长会有什么样的孩子。当我们总是拿着手机,孩子也学会了玩手机,当我们全身心陪他们,一起探索新的游戏,我们彼此会多了一份默契与信任,当我们用心加入他们的世界,会发现他们的世界真的很简单。
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引导他们,帮助他们养成美好性格,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。
本文来自 家家月嫂:www.ddys168.com(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